有關外資撤離中國的論調,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掀起輿論波浪。所謂的“外資撤離論”,無非是看到某個跨國公司把工廠搬出了中國,于是就下個定論,說外資大量撤離。實際上,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外資的進進出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無論是從數據上看,還是從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現狀來看,“外資撤離論”言過其實,實屬危言聳聽。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企業投資辦廠或轉移生產線,乃至關門倒閉原本是常態,無需過多聚焦解讀,更不能惡意炒作。否則,便是給企業施加輿論壓力,變相干涉其正常經營,破壞營商環境。近年來,隨著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供給條件改變,勞動力成本呈上升趨勢,一些當年沖著中國廉價勞動力而來的“三來一補”企業,面臨升級改造、轉型發展。一些外企因勢而變,調整企業布局,或關停部分生產線,或轉移部分設備,這純屬企業的正常經營行為。但少數輿論就此夸大其詞,憑其“聽風就是雨”的魯莽臆斷,惡意炒作“外資撤離”,實屬居心叵測,別有用意。
事實上,外資并未撤離中國,而是在不斷地有序進入中國。有商務部的最新統計數據為證:今年前8個月,我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1331家,同比增長102.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65億美元,同比增長6.1%。所謂的“外資撤離論”不攻自破。就最近被拿來說事的某日資企業而言,該公司并沒有真正離開中國市場。面對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該公司一邊關閉蘇州工廠,一邊投資10億日元擴大上海工廠規模。可見,中國的勞動力等成本上升,并沒有嚇退“追風少年”,只是“風口”變了而已。該日資企業在華業務的調整,不僅不能證明所謂的“外資撤離”,反而表明外資企業對中國更有信心,在進一步優化對華投資結構。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決定推動新一輪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把改革推向縱深。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了中國擴大開放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最近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外商重大項目盡快落地,并確定3項措施,即深化“放管服”改革,外資與內資企業一視同仁;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大力保護知識產權。
面對比以往更富吸引力的營商環境,眾多外資企業不斷釋放投資中國市場的積極信號。美國車企特斯拉宣布將在上海投資設廠,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在廣東建立化學品生產基地,投資總額將達到10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將出資100億美元在廣東建設大型獨資石化項目……
可見,外商對華投資不僅熱情未減,而且信心更強,含金量更高。商務部的數據還顯示,今年前8個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6%,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49.5%、74.2%和106.4%。中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龐大的市場、產業鏈配套能力和基礎設施條件,讓外商來華投資興業面臨更多便利、更多機遇。目光長遠的外資企業正緊抓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力投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在時”和可持續發展的“將來時”,與中國市場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繁榮。(作者:徐惠喜)
中國商務部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中國吸收外資額504 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 9%,單月增速創2018年以來新高。更多
2018-08-17 10:34:0810月18日四大證券報頭條內容精華摘要。中國證券報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資產不動搖10月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兩度沖破壓力點位3 20%。同期更多
2018-10-18 15:39:49本報記者 王 珂 趙貝佳 申少鐵 羅珊珊全球投資低迷,中國魅力不減。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外國更多
2019-02-28 15:00:57■本報記者 王麗新近幾年,外資在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市場愈來愈活躍,已經成為一線城市房地產大宗交易圈的共識。隨著房地產監管趨嚴,住宅地更多
2019-04-10 08:49:05主持人包興安:4月22日,在首屆中日資本市場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日本交易所集團簽署中日ETF互通項目協議。這標志著兩國資本市場深化合更多
2019-04-24 13:28:58中新網4月29日電 商務部副部長兼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29日介紹,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削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具體措施,擴更多
2019-04-30 08:02:18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外資私募正在加快布局中國市場。今年以來,先后有聯博匯智投資、安聯寰通資產和德劭投資3家外商獨資企更多
2019-06-19 09:41:50■本報記者 劉萌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更多
2019-07-02 08:50:49■本報記者 孟珂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證券業作為棋局中的重要棋子,持續獲得利好支持。上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夏更多
2019-07-08 15:24:01■本報記者 包興安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機構持倉中國債券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16452 38億元更多
2019-07-09 08: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