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經濟工作的變與不變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細心品味會議內容,除了力求穩健的基調以外,更加突出了“穩中有變”的指導思想,這既是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
“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是中國必須面對的最大變數,也是中國繞不過的課題。怎么辦?“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加以解決”,這個“針對性強的措施”必然要求宏觀政策隨機應變,不斷調整戰術姿態。
總基調沒有變
“穩”不是無所作為
說到不變,“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些總體任務沒有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沒有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扎實細致工作”,這些總體工作要求沒有變。
與此同時,會議給出明確的判斷:任務艱巨繁重。這說明下半年社會發展目標的難度增大。中國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目的就是“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這是從宏觀方面給出的具體要求,體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并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貨幣政策操作突出穩健而不再提“中性”,關鍵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也就是說,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有效,必要時不必拘泥于“中性”。宏觀經濟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之所以強調“穩”,實際是為了避免“過激”,是為了符合“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總體而言,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不變的是“穩”,而變則體現為更多的“靈活性”。盡管“穩就業”排在第一位,但毫無疑問,六個“穩”在整體經濟系統中相互關聯、相互依托、相輔相成。
我們不能把六個“穩”割裂開來,需要綜合施策、系統把握、全面推進。尤其是外貿受到較大外部壓力時,我們更需要高質量的內需供給。“穩”不是拒絕增長,而是為了高質量的增長;“穩”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花大力氣培育新動能。
著力點變為“補短板”
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
會議要求“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注意到,自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工作是“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而過去一段時間主要針對的是“去”——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尤其是去年以來,在“三大攻堅戰”之首——防風險的推動下,去杠桿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著力點。
現在著力點變為“補短板”,而且是“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這實際體現了在強大外部經濟壓力之下,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提振內需這一戰略選擇,同時也是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未來,基礎設施方向的補短板或將與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
把補短板確定為重點任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其他方面。如果說以基礎設施補短板拉動內需還顯得有些被動的話,那么,“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這些策略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言,則顯得更加主動。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不變,但著力點在變。
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是,既要準備好短期內擴大內需的有效手段,也要注重培育經濟長期發展的內生動力。
金融服務能力不能弱化
明確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會議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這是會議的重要看點。這要求中國金融人不能總是專注于金融風險的化解與防范,必須抬頭看看。
必須高度關注金融風險化解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而發揮好各項政策的協同效應,從而把握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更重要的是,不能因為金融的“防風險”,弱化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
本次會議對房地產市場也提出明確要求,“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今年上半年,中國大多數城市房價上漲,有些三四線城市上漲較快,這引起老百姓議論,也引起中央重視。“房住不炒”是既定國策。針對當前房價上漲趨勢,地方政府需要增強大局意識。更重要的是,“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我們認為,這個長效機制是在有條件的地區“因城施策”,推廣物業稅改革試點。
中國經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央強調“穩”并非拒絕“進”,而是以適度的“進”確保真實的“穩”,并以真實的“穩”確保更加的“好”。我們必須頭腦清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人的每一次進步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奮斗,從來都不存在恩賜和施舍。
正因如此,中國經濟從來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盡心盡責把各項工作做好,這是完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不二選擇。
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數據持續回落,但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繼續保持回升勢頭,工業生產運行平穩。更多
2018-08-15 14:01:32如今,特色產業遍布革命老區甘肅省兩當縣的崇山峻嶺,420萬株核桃,900萬袋食用菌,5 57萬箱中蜂,97 4萬羽生態放養雞,到處生機勃勃。更多
2018-08-22 08:56:45【光明論壇】作者:鄒一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消費層次的提升,將帶來人們收更多
2019-06-11 16:35:34如今,不少人通過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將自己不用的物品轉給別人。二手電商、閑置經濟不僅契合循環利用理念,而且易于形成一種社群文化。更多
2020-07-21 11:35:19數字技術將構建新的產業生態,形成更強大的創新活力,數字經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周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加強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引更多
2020-07-28 14:54:29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特區成立后,建設者們以拓荒牛的精神開拓創新,殺出一條血路大膽試、大膽闖,通過發揮特區經濟改革更多
2020-08-25 16:18:22近年來,漢服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熱捧。2019年僅淘寶平臺的漢服成交額就超過了20億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000萬人在更多
2020-09-11 11:18:46如今,互聯網電商和社交媒體平臺的直播銷售已經越來越普遍,今年春天的戰疫助農縣長帶貨更是將直播經濟推向了高潮。對于直播經濟,到目前為更多
2020-09-22 08:27:10我們在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同時,務必還要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理性選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致力更多
2020-09-23 10:00:47剛剛結束的這個國慶長假,對A股投資者來講可不讓人省心,因為休假期間以美股為首的海外資本市場受經濟數據持續惡化的打擊連遭重創,進而打更多
2021-10-09 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