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的夜晚,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廣場上,伴著歡快動感的音樂,搬遷群眾甘興珍穿上自己的彝族服裝,同其他搬遷到小鎮的鄉親們表演著彝族舞蹈“阿妹戚托”,嫻熟優美的舞姿受到游客連連稱贊。
跳舞只是甘興珍等人的兼職,她們白天或在三寶工業園區上班,或在家刺繡、做家務。“白天在園區里上班,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每天下班后還能去接孫子放學。晚上在廣場跳舞,每月也有1000元的收入。”在三寶工業園里的晴隆縣山水鞋業有限責任公司上班的甘興珍十分滿意現在的生活。
甘興珍的老家是晴隆縣三寶彝族鄉,是全省20個極度貧困鄉鎮之一,1317戶626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高達83.73%。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全鄉群眾搬出大山,住進了晴隆縣城近郊的阿妹戚托小鎮。
“和以前的條件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原來住在半山腰,破舊瓦房,現在我們就是住在景區里。”在深山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甘興珍,從來沒有想過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而且各方面條件也沒得說,生活有保障,醫療有保障,小鎮工作人員就像‘保姆’一樣,服務很貼心……”
甘興珍的話并不假,阿妹戚托小鎮是集新市民居住和民族特色旅游景區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扶貧示范小鎮,融居住區、產業園、商業區為一體,配套教育園區、醫院、商業區、民宿酒店、產業園、菜園地、新市民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公共服務功能配套完善。
近年來,阿妹戚托小鎮還依托晴隆“二十四道拐”旅游、“阿妹戚托”舞蹈等品牌效應,帶動100名新市民舞蹈隊員穩定就業、55戶新市民個體工商戶穩定增收。將民族刺繡傳統技藝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建立“錦繡坊”,讓86名繡娘就近就業,把“指尖上的技藝”變成“指尖上的經濟”。不少搬遷群眾還在小鎮里開起了超市、民宿、酒吧、餐飲店,吃上了“旅游飯”。
夜幕已深,碧水青山環抱的阿妹戚托小鎮仍然躁動著,熱騰的火苗將夜晚“點燃”,人們環繞篝火載歌載舞、沉醉其中。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各類場館也逐漸揭開神秘面紗。11月22日,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北京城市宣傳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服務保障專場在更多
2021-11-23 10: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