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安徽利辛縣絲網產業集群發展紀實 小塊頭有“大智慧”
來源:安徽日報 2022-03-03 14:27:39

“家家織機響、戶戶織網忙。”利辛縣輕紡產業起步較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該縣城關鎮張寨村以篩網為主打產品,曾經輝煌一時。然而,由于缺乏技術含量,當地輕紡產業結構較單一,產品多為大路貨。

近年來,利辛縣一批絲網紗門企業從一張紗網入手,通過技術發明、攻關,研發出暢銷市場的紗門系列產品,并獲得了制造業“單項冠軍”的美譽。

2009年,利辛縣出臺《關于促進絲網紗門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讓當地企業和相關行業再次迎來新的飛躍。絲網產業也乘勢而上,開始外延拓展,目前已形成色紡、混紡、織布、針織、服飾、紗門、擋風被、邊布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2020年,利辛紡織服裝絲網產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2021年11月,獲批安徽省利辛縣輕紡服飾特色產業集群。

小塊頭有“大智慧”

隨著“啪啪”幾聲響,原本打開的紗門迅速閉合起來……近日,在利辛縣富亞紗網公司會議室內,朱亞軍向記者演示了公司主打產品磁性軟紗門的功能特點。

一扇紗門、幾根磁條,看似簡單的防潮防蚊蠅用具,卻內有“乾坤”。“別小看了這紗門,開關閉合時間要控制在3秒之內,這對紗門的密封性、磁條的吸附性要求很高。”作為公司的掌舵人,朱亞軍對研制紗門頗有心得,“從包邊、裁紗到裝磁,每一道工藝都是摸索出來的。”

“脫胎”于夏季防蚊蠅的紗窗產品,磁性軟紗門的出現可謂“無中生有”,堪稱利辛縣絲網行業的一項發明。2000年左右,當地有心人士注意到夏季紗窗閉合不嚴問題,開始用濾布加裝磁鐵試制紗門,這也是紗門的初代產品。產品粗糙、也不美觀,促使了整個行業開始研發新一代紗門。

“我們研制出以滌綸為原料的軟紗,這樣既方便折疊、又方便運輸。”朱亞軍的技術研發,促使了紗門產品走向了“細致入微”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利辛縣絲網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以絲網紗門、擋風被為例,從網布織造、邊布織造、面料織造、人造棉,到印花、繡花、磁條、包裝等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且鏈條正在不斷拉長。包括富亞紗網、驕陽軟門等骨干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帶動了材料、勞務、服務外包、電商等近50家小微企業“鋪天蓋地”集聚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富亞紗網2018年獲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

無獨有偶,在絲網產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一批輕紡行業“小巨人”的快速發展。

在利辛翰聯色紡公司車間內,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抗起球羊毛混紡紗。

在紡錘上,一根綠色的羊毛紡線看起來很不起眼,卻是該公司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的產品從原料開始就已上過色,選用的也是吸濕吸熱較好的澳毛。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色牢度高,而且無污染、可降解。”翰聯公司工作人員說。

“色紡行業在國內市場前景很好。”翰聯公司項目經理侯帥告訴記者,該公司已被工信部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

如今,利辛輕紡服飾產業已擁有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點企業各1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級名牌產品4個,當地的輕紡服飾科技感十足。

自主研發底氣足

“我們的技術研發主要在服裝面料、鞋墊等方面。”在利辛縣伯希和運動品牌展示大廳內,公司副總經理劉偉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高科技鞋墊不僅抗菌防臭,而且舒適性很高,非常適合戶外運動人士穿著。

展廳內,沖鋒衣、羽絨服、戶外運動鞋等各類戶外用品科技含量滿滿,速干、防風、防潮等特性被應用到產品每一處細節中。“我們公司在科技研發這塊每年都有固定投入,而且非常注重大數據應用,積極開發線上銷售渠道。”劉偉說。

據翰聯色紡公司業務部經理紀康介紹,每年該公司科技研發投入1000多萬元,科研占比4%-5%。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專門進行新產品、裝置設備研發。

眼下,包括伯希和、翰聯色紡在內,利辛紡織服裝絲網行業正在強化技術創新、研發,促進產業升級。當地紡織服裝絲網企業共擁有安徽省新產品18個、安徽省工業精品5個。

“我們的技術研發人員就是一線員工,可以這么說,富亞紗網每一項技術發明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都是在生產車間、工位旁創造出來的。”富亞紗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自豪地告訴記者。

在該公司生產車間內,布料焊接機、裁剪機、吊掛等設備有序運轉,各工位上的工人們嫻熟地操作機器,不一會兒,一堆堆軋制好的紗網新鮮“出爐”。

“你看,我們焊接的布料是沒有針腳的,既緊實又美觀。生產設備是在縫紉機的基礎上改裝而成,所以叫作布料焊接機。”朱亞軍告訴記者,僅這一項發明,工作效率就提升了10倍。

再比如紗門用的磁條,富亞是借鑒冰箱磁條工藝改制而成,大大提高了密封度。“磁條的吸力大小也很講究,跟接觸面積、吸附性都有關系。我們經過計算和研究,讓磁條既具備良好的吸附性,又能開合自如。此外,我們在紗門底端安裝配重棒,控制和提升了閉合速度。”朱亞軍坦言,公司自2006年成立開始,與一線員工一起歷經16年的技術創新,讓磁性軟紗門產品具備了完善的生產工藝和機器設備,也實現了產業升級。

如今,該公司正在研發紗門全自動化生產線,向個性化產品定制方向發展。公司員工也正從技術人員向技術服務人員轉變。

“出招”解難補短板

“噠噠噠”,在陣陣機器聲中,一件件成品羊毛衫陸續下線……記者來到利辛縣君翰紡織公司車間,看見工人們正在機器旁忙著縫紉、套口、檢測等工序。

“這是我們生產的羊毛衫,包括針織、梭織等各類產品。”在車間一隅,公司負責人許天亮向記者展示各種款式的羊毛衫。他介紹,車間機器開滿,每天可生產25000件成品。

君翰紡織是翰聯色紡配套企業,兩家公司從羊毛紡紗到成品毛衣實現了上下游對接,也成為了利辛當地規模較大的成衣企業。今年春季開工后,利辛縣相關部門采取一系列舉措,緩解了企業“用工荒”。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在企業套口、縫紉等重要工位上仍然缺人。

記者在利辛縣采訪了解到,該縣輕紡服飾產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規模,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質量品牌建設滯后、大型骨干帶動能力不強、平臺建設滯后、技術工人短缺等方面。尤其是在工人方面,目前該縣輕紡服飾企業一線工人在20000人左右,隨著當地吳江紡織產業園一批企業相繼投產,還需一線工人8000至10000人,在縫紉工、套口工等工種上特別緊缺。包括君翰紡織在內,名珂爾服飾、伯希和等一批服飾企業缺額較大,導致設備閑置,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如何破解難題?利辛縣在政策上想辦法、出實招。

該縣建立企業鄉鎮聯席招工制度,鄉鎮對轄區務工人員分類建立信息庫,定向幫助企業招工。當地新能源學校、機電學校等設立紡織服飾相關專業,定向為利辛縣相關企業培育專門技術人才。同時加快建設藍領公寓、開通專線公交線路、建立工人子女入學綠色通道,切實解決“用工荒”問題。

該縣還建立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縣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聯系包保企業,強化“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幫助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堅定企業發展信心。同時成立紡織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聯系政府、服務企業、促進行業自律的功能。同時,分層、分類、分批舉辦培訓班,組織企業法人代表、管理人員、技術骨干等開展現代企業制度培訓,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提升企業現代治理能力。

如今,利辛縣絲網行業有了行業協會。作為協會會長的朱亞軍告訴記者,他們將以協會為主導,從化纖、切片、拉絲、織造、印染、表面處理到制成成品、銷售,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推動利辛建設中原紡織城的遠景規劃。(記者 錢定果 武長鵬)

相關文章

鹽湖碳酸鋰產量逐步提升 預計未來全球鋰供應占比

據了解,由于鹽湖提鋰技術持續改善,再加上青藏高原氣溫回升,鹽湖碳酸鋰產量逐步提升。此前青海省發布《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規劃及行動更多

2021-07-01 14:09:41
首個自主研發抗艾新藥獲批

首個自主研發抗艾新藥獲批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林麗鸝)今天,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抗艾滋病新藥——艾博韋泰長效注射劑獲國家藥更多

2018-07-13 15: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