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紅籌企業境內上市路徑日漸明晰,又一家制藥巨頭踏上回A之路。
5月27日,石藥集團(01093.HK)宣布,董事會于當日批準了可能進行人民幣股份或中國存托憑證發行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
這并非石藥集團首次涉足A股。
早在去年3月,石藥集團將保健食品業務板塊新諾威(300765.SZ)拆分送上創業板,完成了首步“港股+A股”的資本布局。
此次籌謀科創板上市,石藥集團稱,將繼續利用金融杠桿,進一步向創新型高新科技資本市場借力。
“石藥是紅籌企業,國內投資者購買股票需要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給投資者帶來很大不方便。石藥也想借著科創板和注冊制改革新政落地,允許紅籌回歸的機會,擴大股東基礎,讓國內投資者享受企業發展的紅利。”5月29日,一位接近石藥集團的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考慮到具體上市方案尚需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以及必要的監管批準,石藥方面尚未給出境內發行的時間表。
“既要符合國內的法規,又要符合香港的法規,尤其是審計方式和使用的會計準則,紅籌用的是國際準則,與國內的準則還有點差異。整個流程走下來要多久,具體時間還不好說。”前述接近石藥集團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回A提速
1994年,石藥集團的前身中國制藥在香港上市,算是最早一批在境外上市的紅籌股之一。
眼下,石藥集團將回歸A股提上日程,更多是借內地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的契機,完成“紅籌+A”的資本布局。多年以來,盡管境內上市的路并未堵死,但紅籌企業回歸A股并非易事,通常需要拆除紅籌結構,將控制權轉回境內,所涉程序頗為復雜。
2018年,證監會正式允許試點紅籌企業按程序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者存托憑證,但對市值和行業要求的門檻仍然較高。隨著2019年科創板落地,以及今年創業板注冊制推出試點,紅籌企業境內上市的各項政策陸續出臺,“回A”的口子才算真正放開。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在原來要求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的標準之外,新增了第二套可選標準,即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這一文件為更多有意愿在境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創新試點紅籌企業拓寬了路徑。
作為國內頭部藥企之一,石藥集團于2018年正式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是恒指50年來首只醫藥股,高點市值曾經突破1500億港元。
截至6月1日,石藥集團報收15.66港元/股,總市值976.61億港元。
“科創板是注冊制,從申報到審核通過一般僅需半年左右,在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方面的審核要求也更為寬松。對于像石藥這樣的頭部創新藥企來說,在科創板還能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5月30日,上海某大型私募醫藥分析師林青(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科創板醫藥制造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在50倍以上,而目前石藥在港股的股價對應市盈率只有25倍左右。
創新藥增長強勁
從原料藥到制劑,從普藥到創新藥,經過產業層級的不斷轉型優化,石藥集團近年來保持著穩健而強勁的增長勢頭。
從過去5年的經營業績來看,石藥集團的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91.7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21.03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近25%;股東應占溢利亦由2015年的13.41億元飆升至2019年的37.14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29%。
5月27日,石藥集團還發布了一季度財報,受疫情拖累,銷售收入及核心利潤的增長均低于預期。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石藥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1.25億元,同比增長11.5%;股東應占溢利11.59億元,同比增長21.8%。
其中,維生素C和抗生素業務因市場持續低迷,表現依舊疲軟;而核心的成藥業務銷售收入50.22億元,同比增長18.3%,占比已超過八成。
分產品線來看,盡管神經系統和抗感染產品線僅錄得收入16.5億元、7.75億元,分別同比下降4.3%、3.2%,但是抗腫瘤線和心血管線的表現頗為亮眼,分別實現收入15.52億元、5.8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3.7%、66.5%。
“高速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恩必普、玄寧、克艾力、津優力等創新藥品種,在較大銷售體量的基礎上仍然增長強勁。”林青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9年的數據顯示,恩必普、玄寧、津優力等8大品種為核心的創新藥業務收入達到129.75億元,同比增長48.4%,占集團整體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9%。
值得一提的是,石藥集團的獨家產品恩必普(丁苯酞軟膠囊及注射液)2019年銷售額達55億元;今年一季度,恩必普的銷售收入繼續增長18.1%,達14.5億元。
“恩必普縣級市場的覆蓋率依然偏低,目前主要做醫藥開發和市場下沉,在挖掘存量的同時,大力開拓增量市場。”前述接近石藥集團的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研發投入大幅加碼
此次啟動科創板上市,石藥集團尚未披露計劃募資規模。對于募資用途,石藥方面稱,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初步計劃圍繞集團的主營業務使用。
“石藥本身做藥,一直專注主營業務。上市融資主要會用于擴大研發支出、增加新產品產能等方面,不會投資于非主營業務以外的東西。”前述接近石藥集團的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曾公開表示,創新與國際化是石藥集團的兩大核心戰略。圍繞這兩大核心戰略,公司最近兩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大幅加碼,研發的資金需求持續上升。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石藥集團的研發費用還只有8.15億港元,時至2018年,其研發開支陡然暴增至15.83億港元,幾乎相當于此前3年的投入總額。到2019年,這一數字繼續上升至20億元人民幣,占成藥業務營業收入的11.2%。
一季報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石藥集團研發投入5.68億元,同比增長23.2%,約占成藥業務的11.3%。
“研發投入主要向創新藥傾斜,圍繞大分子生物藥、小分子創新藥和新型制劑三大方向布局。”前述接近石藥集團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預計未來三年將有50個左右新藥獲批上市,其中包括10億元級別的重磅品種不少于15個。
目前,石藥集團的研發管線上有300余個在研項目,其中小分子創新藥40余項,大分子創新藥50余項,新型制劑20余項,主要聚焦于腫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經、消化和代謝、心腦血管系統及抗感染領域。
國際化的布局也漸成規模。2019年12月,石藥集團的高血壓專利藥玄寧(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獲得美國FDA審評通過,成為中國本土企業首個獲美國完全批準的創新藥。
據悉,石藥集團在美國建立了4個研發中心和臨床中心,側重生物藥開發。目前有恩必普、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雙抗M802、ALMB-0166等8個產品正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其中有5個產品已取得美國孤兒藥資格認定。
此外,石藥集團已獲得19個ANDA(美國仿制藥申請)品種,實現國際市場銷售。
10月19日,山西焦煤與國家開發銀行山西省分行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根據各自十四五發展規劃,圍繞支持山西焦煤高質量發展在重更多
2022-10-20 16:04:38記者從貴州省財政廳獲悉,近期,為進一步做好全面復工復產及2022年冬季煤電保供工作,緩解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貴州省財政廳、貴州省能更多
2022-10-20 10:09:35截至10月18日,黃驊港務煤炭裝船量歷史累計2502億噸,能源保供持續穩定發力。圖為煤炭碼頭正在裝船作業 近年來,黃驊港務嚴格落實集團更多
2022-10-20 10:00:01伊泰煤炭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經營情況,煤炭產量119147萬噸,同比增加1139%;銷售煤炭159478萬噸,同比增加457%;銷售收入12022億元,同比更多
2022-10-20 10:09:39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歐洲部分國家重啟煤電。請問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否會有調整?近日在國家發改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發出這樣更多
2022-10-20 09:57:25據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首席經濟師辦公室最新發布的《資源和能源季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原煤產量283億噸,同比增長33%;可銷售更多
2022-10-20 09:57:1810月9日,礦業公司可可蓋煤礦項目獲陜西省發改委開工備案批復,這是繼項目取得采礦許可證后又一捷報,標志著可可蓋煤礦項目礦井建設證照手更多
2022-10-20 08:56:22近日,國家能源局以國能綜函煤炭〔2022〕81號文批復了國家能源集團新街能源一井、二井產能置換方案。 國能新街一井、二井為新街臺格廟更多
2022-10-19 09:54:58秋高氣爽施工忙,項目建設正當時。近日,在西峽縣回車鎮杜店村舉行全市第六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暨西峽縣煤炭儲備(配)基地項目開工儀更多
2022-10-19 10:07:53數據顯示,不同品質動力煤價格正在回落,原因是有跡象表明,當前的供應已經足以滿足歐洲和亞洲冬季的需求。 環球煤炭交易平臺(globalC更多
2022-10-19 09: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