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健身行動方案》指出,到2023年,全面完成全省居住小區和行政村現有健身設施的維修、改造和提升,以及未配建健身設施小區的配建工作,基本實現城鄉居民身邊健身設施全覆蓋。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實現城市功能、體育元素、文化旅游等公共空間連點成線、互聯互通,基本形成“城鄉有統籌、健身有地方、運動有技能、活動有氛圍”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整合利用空間資源 完善全民健身設施
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根據常住人口總量、結構、流動趨勢,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對已建小區,堅持“應修盡修、應改盡改、應建盡建”,全面維修、改造、升級、補建,因地制宜、見縫插針、科學布點。對新建小區,嚴格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標準配建。對行政村健身設施,根據區域特點、鄉土特色和居民需求,全面改造升級。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納入社區和鄉村服務體系,鄉鎮(街道)負責健身設施日常維護、保養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員和經費,保障健身設施安全使用。
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設。啟動城市健身步道“斷頭路”暢通工程,打通紅綠燈阻隔,推動城市公園步道系統互聯互通,逐步串起城市公共空間、歷史文化節點、主要公共服務設施、重要居住片區、重要交通接駁點,連點成線,形成立體化步道網絡,打造集交通、文化、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健身空間。
加強城市空間資源整合利用。盤活可用資源,利用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高架橋下、廣場、老舊廠房等空間資源,以及可復合利用的人防、文化、娛樂、養老、教育、商業、社區用房等設施資源,因地制宜、一處一策,建設一批“口袋體育公園”“百姓健身房”等健身設施,并與城市園林綠化有機銜接、嵌入配套。推動學校體育場地開放,實施學校體育設施安全隔離改造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推行“一場兩門、早晚兩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升健身普及水平
全省將推出系列政策支持快樂健身行動。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綜合運用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和自有財力,完善財政支持政策,提高體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比例;各地將有關資金需求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加強場地供給,各地將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年度供地計劃,制定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非體育用地、非體育建筑目錄或指引并向社會公布。在符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前提下,鼓勵以租賃方式向社會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設施建設的土地,租期不超過20年。制定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與運菅體育場地設施的意見,依法依規在房租、水電氣等方面給予減免或補貼,并落實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提升群眾健身普及水平。推動體育協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常態化組織開展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游泳、八段錦、太極拳、冰雪和類冰雪等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培訓,教會群眾1~2項運動技能,每年培訓不少于100萬人次。打造全民健身“一市多品”“一縣一品”特色品牌,擴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鼓勵群眾周末和晚上健身。常態化舉辦各類賽事活動,辦好各級全民健身運動會、社區運動會、職工運動會和省、市、縣、鄉四級聯賽,每年參加賽事活動人數不少于500萬人次。
加快構建服務體系
實施快樂健身行動
近年來,我省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逐漸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日益豐富,全民健身科學理念深入人心,全民智慧服務方便快捷,全民健身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去年9月,全省智慧體育平臺建設啟動,目前已完成運動碼與安康碼的“二碼合一”,59個省級體育社會組織和121個國民體質監測站入駐。去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啟動,重點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健身廣場、小型足球場等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當年建成3583個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成場地面積335萬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37.8%,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6平方米。
“我們將大力實施快樂健身行動,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聚焦群眾關切的身邊健身設施、健身步道、資源統籌、健身氛圍發力,將群眾天天有感的全民健身實事做到心坎上,推動全民健身在江淮大地蔚然成風。”安徽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張偉說,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關鍵環節。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是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期待的內在要求,是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石。
張偉表示,我省將認真組織健身服務送教上門,選調專家教授成立“巡回教學小組”,上門培訓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促進他們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基層;大力推廣科學健身方法,推出《科學健身云課堂》系列講座,指導群眾居家健身,普及科學健身知識;提升省智慧體育平臺建設水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需求,用智慧賦能體育,實現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動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結合當地傳統特色和群眾需求喜好,打造“一市多品”“一縣一品”全民健身品牌活動;建設舉步可就的場地設施,落實全省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不斷優化健身設施布局。
梧桐山作為城市綠肺,自西南向東北漸次崛起,橫跨羅湖、鹽田、龍崗三區,總面積31 8平方公里。其古木蒼翠,花草繁茂;峰巒秀麗、溪澗幽邃;竹更多
2022-05-27 08:41:19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是全國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為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圖書館意識,充分發揮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職能,深圳圖書館在今年第更多
2022-05-27 08:38:31作為我國首個生態核電示范項目,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日前取得最新進展。5月25日,該項目一期工程1號機組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廠房)安裝工更多
2022-05-27 08:36:035月25日,深圳自動駕駛智能研究中心在南山區舉辦落地揭牌儀式,為進一步深化深港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能力提供強有更多
2022-05-27 08:34:11審批人員迅速完成全部材料的平臺辦結,公司變壓器關鍵技術研究與檢測基地項目也在當天獲得了開工建設的環保手續。5月24日,說起在沈陽市生更多
2022-05-25 14:31:14近日,大連市舉辦金融賦能 大連騰飛金融支持重大項目重點產業云上對接會,促進金融機構和項目主體精準對接。19家金融機構分別與20家重點項更多
2022-05-25 14:29:565月24日,記者從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悉,光學電子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工程目前已全面竣工,高新區管委會正積極與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更多
2022-05-25 14:26:562021年5月19日,七臺河市打響了全市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戰役。如今,一年時間過去,這座煤城的變化有目共睹:街巷干干凈凈,道路平平整整更多
2022-05-24 14:29:3920日,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示范村共建簽約儀式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舉行,全省17個縣市18個示范村與省農科院相關院所簽定合作協議。據悉,省農更多
2022-05-24 14:25:55近年來,泰來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了一體兩翼三維思政教育模式,促進立德樹人落地生根。該校實施了以課程更多
2022-05-24 1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