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噠咔噠咔噠……”裝載著幾大筐仙桃李的山地單軌列車從山間果林中緩緩駛出,沿著高出地面1米左右的軌道,穩穩開進分選車間。重慶不僅有可以穿樓的“網紅”載人輕軌,也有負責送物資、收水果的林間列車。
圖為烏牛村的果園?!£惓?攝
山區農業亟待“智慧”加持
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的重慶,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稱。這種自然條件不利于機械化農業生產,民眾多靠肩挑背扛進行傳統耕種,致富之路尤顯漫漫。許多青壯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村里。
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烏牛村就是這樣一個山區丘陵地帶的“空殼村”。全村50歲以下青壯年90%都選擇外出務工,導致村里80%的土地處于撂荒狀態。
2013年,烏牛村黨總支書記闕興國帶著村民種仙桃李,希望通過這種“狀若桃子、比雞蛋還大”的經濟作物增加收入。“當時幾乎找不到壯勞力,留守村中能做些事的不到80人。”他近日在記者探訪村子時回憶道。加上缺乏農業管理技術,2017年第一次試掛果就有八成果子長蟲。這讓他痛下決心引“智”。
2018年,闕興國遇到重慶“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成員楊大可等人,發現他們懂技術、懂電商、思維很有前瞻性,立即邀請到村里考察。楊大可等人也在尋找合適的地方建設農業基地,雙方一拍即合。當年,“四季有李”都市現代農業園項目在這里萌生。
圖為分選車間內,村民正在將分選好的仙桃李打包。 陳超 攝
科技力量改變傳統山區農業
作為項目合作方的重慶聚牛興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楊大可,帶著記者參觀這個充滿現代化科技的智慧果園。
烈日炎炎,正值成熟期的仙桃李沉甸甸地掛在枝頭。果園里卻看不到幾個人,只有山地單軌列車時不時從眼前駛過。楊大可告訴記者,以前果子要靠人力背回來,但村里都是老年人,做不了重體力勞動;而單軌列車一次就能運輸1000斤貨物。
澆水、施肥、噴灑農藥等活計也不再繁重。楊大可帶記者到果園中一間擺滿設備的房子。“果樹所需要的水、肥、藥,科學化配比后,通過智能果園多功能管理系統,精準送到每一棵樹下。”楊大可掩不住驕傲地說,大家都知道以色列的農業精準灌溉系統很好,但更多是解決平原地區的灌溉,“我們這套系統壓強達4兆帕,適應山地作業”。系統目前能簡易使用,還在進一步智能化改善,預計今年可以實現APP遠程操作,即使身在北京,也能操控重慶的果園灌溉施肥。
這套系統的妙用還不止于此。楊大可說,果樹需要修枝整形。粗壯的枝干連青年人也難以一次剪斷,一人一天只能修剪15到20棵樹。系統連接高壓氣泵,將高壓空氣輸送到連接氣槍的端頭。村民使用氣槍就能輕松剪枝,效率提高10倍;如果把氣槍插入土中,還能松土。未來只需要幾位懂技術的職業農民就能將果園高標準地管理好。
穿林拂葉,到達分選車間,村民們正在一臺大型機械旁包裝李子。“這是全國唯一一套分選李子的自動化設備,可以根據大小、酸甜度等標準將李子分選成12個等級。”作為祖輩種果樹的農業創業者,楊大可講到這里時頗為興奮:農副產品少有統一標準,難以分級包裝、告訴消費者果子的具體甜度;分選系統解決這一難題,且全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參與。
現代農業聚財氣振人心
一箱箱打包好的仙桃李堆放在車間等待運輸,一斤30元人民幣還供不應求。
“這還不是我們最貴的品種。”楊大可笑著說,一對長在一起的蒙娜麗莎李能賣52元,因為狀若愛心、頗為好看,定價52是取漢語諧音“吾愛”。消費者也不用擔心買到假冒產品,手機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進入可溯源系統,就可查詢產地、時間、品質等;還能通過手機APP,在全流程監控視頻中看到果子成長所經歷的全部操作,云端監督品控。
消費者獲得高品質產品,當地村民的錢包也跟著產業發展鼓起來,致富的信心隨著科技力量注入振奮起來。
“我們的生活完全改變了。”54歲的段成芳身材瘦削、皮膚曬得微黑,但語速輕快、兩眼放光。她和老公因為生病,外出打工困難,以前只能種水稻、養豬養雞,一年幾千元收入,勉強維持生活;現在都在村里打工,做清潔、搞建設等,一年收入七八萬元。“做農活靠機器沒那么累了。我還要繼續努力工作,干到70歲也沒問題。”她信心滿滿:村里有技術、有人才,“我們老兩口也一定能達到小康”。
“在村里打工肯定比在外務工好,離家近,在家吃飯,不用出生活費,能照顧孩子,收入還更高。”36歲的石秀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回到村里后也做著廠房管理等幾份工作。一家人一年純收入十多萬元。“我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得不得了。”她笑得爽朗。
“四季有李”都市現代農業園規劃面積2586畝,目前已改造約800畝果園,規模種植仙桃李、日本甜柿、法國蒙娜麗莎李等20余種高品質果樹。
在闕興國的規劃中,烏牛村將成為重慶的“后花園”,依托現代農業發展,建設研學中心,吸引師生來實踐學習,同時培訓其他地區的職業農民;還要發展旅游業,讓市民來這里體驗采摘、度假,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經營民宿、餐館、茶(記者 李安江 劉賢 王恩博)
9月22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全國各地舉行。在這個屬于全國農民的節日里,2020年度全國十佳農民名單揭曉。長期扎根農村,應用新知識,推更多
2020-09-27 15: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