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科技 >
農作物生產械化率達70% 農業產業“機器換人”還需加勁
來源:經濟日報 2020-08-17 14:54:37

當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邁上70%臺階。小麥、玉米、稻谷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但不同作物間、不同產業間、不同區域間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很不平衡。專家表示,農業產業各領域各環節迫切需要加快“機器換人”。

從大田走向大棚,農業機械化邁出關鍵一步。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文件明確,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為主的種植設施總面積穩定在200萬公頃以上,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

農機進大棚這一步是農機化發展全程全面轉型的縮影。專家表示,農業產業各領域各環節迫切需要加快“機器換人”。所謂全程全面轉型意味著,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全過程發展,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延伸,由平原向丘陵山區擴展。

從主糧擴展到全產業鏈

“當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邁上70%臺階,小麥、玉米、稻谷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設施農業、畜牧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開始提速,這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里程碑式的標志。”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說。

盡管目前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但不同作物間、不同產業間、不同區域間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很不平衡。棉油糖的綜合機械化率低于70%,果菜茶的綜合機械化率不到40%,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業的機械化率只有35%左右,丘陵山區和平原地區差距巨大。這表明,我國農業實現機械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經驗表明,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國家都是以實現機械化為前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名譽理事長羅錫文說,我國農機裝備還有很多短板,高效率、多功能、精準化農機裝備還比較缺乏,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甘蔗、棉花產業現在陷入困境,主要就是因為缺少先進適用的作業機械,導致用工多、生產成本高,產業競爭力弱。因此,支持農機化的力度不能減,當務之急是推進全面機械化。

目前,農機需求結構在發生變化。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產業經濟室主任劉長全說,當前主要大宗作物生產人工成本的占比均超過40%,機械化成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比較效益的現實選擇。對農機化的需求,已經從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環節延伸,正在從糧食作物快速向經濟作物、養殖業、加工業拓展。尤其是新型經營主體對農機的需求,由關注價格向注重品牌和質量轉變,更注重以機械化降低生產風險、提高作業效率,更注重獲取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認定公布了4批共453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畜牧主產省份推進主要畜種養殖、重點生產環節、規模養殖場戶機械化,機械裝備總量持續增長。漁業主產省份推動池塘養殖、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筏式吊籠與底播養殖等養殖模式機械化。作為農業科技的物化載體,農業機械正在全面融入種植業、畜牧業、漁業。

突破丘陵山區農機化痛點

我國丘陵山區分布在19個省份1400多個縣市,是糧油糖及特色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長期以來,受自然條件限制,許多地方缺乏機耕道路,田塊細碎,高低不平,農機“下田難”“作業難”,適用機具不多,機械化發展滯后。2019年,丘陵山區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只有4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2個百分點。針對此,農業農村部推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在農田建設中明確支持土地平整和機耕道建設,加大扶持丘陵山區適用機具研發推廣。

重慶市屬典型的丘陵山區,因耕地條件制約,農機化發展滯后。“我們出臺先建后補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政策措施,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近5億元,是財政投入的兩倍以上,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秦大春說,不少地方整村整鄉連片改造,建成一批萬畝級“宜機化+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示范基地。

江西省立足農業大省和丘陵山區的特點,啟動了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促進了農機化全面發展。江西省瑞金市農機局局長劉醒吾說,自農機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全市農機裝備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伴隨土地規模經營,農機作業向大中型專業化方向發展。

專家認為,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是個系統工程,要加快構建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農田農機配合的機制,推動農田建設、品種培育等各方面的宜機化。丘陵山區縣市要在涉農資金整合中,加大對農機作業、農機服務組織建設、農機化技術推廣等支持力度,合力推進丘陵山區農機化進程。

機械化信息化融合是方向

在我國,很多蔬菜、水果、園藝作物依靠設施種植,其附加值常高于大田作物。據統計,我國各類設施農業面積達5000多萬畝,使用年限10年以上的設施農業面積達2800多萬畝,均居世界第一。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總站副站長涂志強說,相對于龐大的面積,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還相對滯后,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為33%,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低,還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亟待加快發展。

“設施農業呈現出信息化推動顯著增強、融合化發展明顯加速、綠色化發展迫在眉睫、國際化影響日益增強四個明顯特征。”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輝說。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建立設施種植機械化體系還面臨兩個重點問題:一是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改進優化栽培模式和種植方式,以適應和擴大各種農機裝備的應用空間;二是農機裝備研發制造者要考慮農業產業化的具體特點,在小型農機和智能農機方面取得重點突破。

“省財政拿出9200萬元,圍繞精細整地、精量播種、精準施肥和精確收獲等農機精準作業關鍵技術,全力打造79個智慧農場,推廣面積達到100萬畝。”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段玲玲說,省里搭建了高精度定位差分數據交換網,為無人駕駛、智能作業等提供精準定位。目前,全省1.1萬臺深松機已實現智能監測設備全覆蓋。今年在12個縣開展智能化改造提升試點,對4152套智能監測終端和52個差分基站建設給予補貼,為大面積推廣無人駕駛技術創造了條件。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張興旺表示,將瞄準設施種植綠色高效發展的機械化需求,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全面提升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支持設施種植高質量發展,將重點推進設施布局標準化、設施建造宜機化、生產作業機械化、設施裝備智能化、生產服務社會化。(記者 喬金亮)

關鍵詞: 農業生產械化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