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科技 >
區塊鏈賦能傳統產業:傳說還是現實?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2018-06-12 11:21:19

在很多場合,區塊鏈創業者、全球第一個AI醫療鏈(天醫AIDOC)亞太區顧問吳詩展都經常被問起兩個問題: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這或許可以窺見當前區塊鏈的兩大表征:一是全民關注,二是如何應用。

除了不厭其煩地解釋抽象的理論之外,吳詩展更愿意用實踐給出答案。“區塊鏈產業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要有強落地場景,能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傳統產業賦能,才能避免被投機者利用,淪為單純炒作虛擬幣的工具。”吳詩展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

未來三年區塊鏈技術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工信部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

布局的不僅是BATJ,初創企業也很多

作為一項孕育著巨大創新機遇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早已得到互聯網行業巨頭的垂青和應用。

6月4日,百度區塊鏈科學家肖偉首次對外整體展示百度的新一代區塊鏈網絡操作系統“超級鏈”。肖偉稱,百度正在基于超級鏈陸續完成自己業務的區塊鏈改造;騰訊區塊鏈服務平臺已于今年4月正式在騰訊云官網上線,在供應鏈金融、數字發票、游戲等場景實現了技術落地;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日前宣布已成功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公司的跨境物流業務中,其基于區塊鏈的系統可以跟蹤所有關于進口貨物的相關信息,包括原產地、海關報告、檢驗和第三方驗證等信息;京東去年6月搭建起的“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可記錄每件商品從海外工廠最終到消費者的全程物流信息,其宣稱已實現超過10億件商品全程可追溯。

布局的遠遠不僅是BATJ們,更多的初創企業也在尋找服務實體的機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涵蓋上游的硬件制造、平臺服務、安全服務,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以及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等領域,區塊鏈產業鏈條已經形成。

這其中,主要為實體產業應用服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最多,達到109家。“用區塊鏈的特點解決傳統行業的痛點,才是應用的關鍵。”區塊鏈行業專家韓黎光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以每個人都會涉及的醫保領域為例,保險方式和理賠方式在區塊鏈背景下有望發生深刻變革。吳詩展稱,傳統的醫保模式由于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保險費用顯得高昂,理賠過程也十分困難。在天醫鏈中,基于人人互助的原則,智能合約制定一切理賠規則;在用戶需要理賠的時候,天醫鏈能夠分析用戶歷史數據,實現急速理賠。

類似這樣解決傳統行業“痛點”的例子正在不斷涌現。

在影視發行和版權保護領域,剛剛獲得數家投資機構聯合投資的SEEING NETWORK打造的影視發行共享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節點存儲、流量貢獻獎勵機制等,可減緩影視平臺的中央存儲成本;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不可復制及篡改的密碼學原理,可以使影視制片方及版權方的版權得以保護,并有效追蹤溯源;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管理方式,可以使影視制作方及版權方自行在鏈上發布影片,每筆點播收入即時回款,在保證影視制作方最大利益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影視平臺的版權購買成本。

區塊鏈創新如此之多,有多少可以大浪淘沙?又有多少將成為泡沫?韓黎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區塊鏈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完善,而短期內區塊鏈行業會出現洗牌的情況,洗牌之后行業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區塊鏈技術及應用還存在明顯痛點

可以預見,區塊鏈產業生態逐步完備之后,技術應用與產業融合將成為行業主旋律。韓黎光認為,未來區塊鏈技術有可能作為各行各業的底層基礎而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在萬物互聯、數據共享的新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信用問題。”

與信用問題深度捆綁的無疑是金融行業。以銀行貸款業務為例,據貝殼金控集團首席執行官孔令欣介紹,傳統貸款流程需要開具工作收入、銀行流水、社保、繳稅等一系列證明,而區塊鏈的應用,將使很多流程可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實現合約智能化:簽署合同之后銀行就被授權拿到密鑰,獲取證明客戶貸款資格的所有數據,信息無誤后自動發放貸款。

事實上,交易邏輯“中心化”的金融業也是被業內人士普遍視為最有可能率先被區塊鏈改寫的行業。荷蘭金融巨頭ING集團首席執行Ralph Hamers認為,金融行業大規模應用區塊鏈技術并不一定會像許多人想象的那么困難。“只需要前幾大全球性銀行能夠達成共識,采用統一標準,那么其他金融機構就會遵循執行,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5到6年時間。”

國內四大行已經行動起來。中國銀行推出貿易融資區塊鏈應用,融入了指紋、指靜脈及聲紋認證等生物認證科技;中國農業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電商供應鏈金融領域,上線涉農互聯網電商融資產品“e鏈貸”;中國工商銀行區塊鏈與生物識別實驗室推出首個自助可控的區塊鏈平臺;中國建設銀行探索“區塊鏈+貿易金融”技術,在雄安新區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租賃住房平臺……

京東金融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里列舉的十大金融應用場景,包括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場外市場、資產托管、大宗商品交易、風險信息共享機制、貿易融資、銀團貸款和股權交易交割,大都具有參與節點多、難以實現中心化管理、驗真成本高、交易流程長等共同特性,并因此帶來業務效率低、信用風險較高等問題。

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介紹,目前區塊鏈技術及應用還存在明顯痛點:在技術方面,整個區塊鏈還在快速演變的過程當中,還沒有形成非常完整的技術體系;在應用方面,區塊鏈還沒有為普通用戶體驗帶來本質改變,還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各行各業的創新正在多點開花,然而必須正視的是,區塊鏈絕非金融行業的“萬能鑰匙”。

關鍵詞: 區塊鏈 傳統產業
相關文章

區塊鏈將減少欺詐和IPO造假

區塊鏈將 減少欺詐和IPO造假Maggie McGhee[雖然區塊鏈技術將給會計師工作帶來巨大的變革,但我認為會計師工作的三個領域是不可能被分布式更多

2018-05-28 11: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