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情 >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9-01-15 10:41:51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和公安部網站相繼發布統計數據,2018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172萬輛,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其中汽車2.4億輛,小型載客汽車首次突破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0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69億人。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比2017年增加2285萬輛,增長10.51%。和保有量的穩步增長形成對比,2018年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均呈較快下降。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2018年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同比下降4.16%和2.76%。其中乘用車產銷2352.94萬輛和2370.98萬輛,同比下降5.15%和4.08%;商用車產銷427.98萬輛和437.08萬輛,同比增長1.69%和5.05%。中汽協在日前召開的發布會上指出,2018年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受政策因素和宏觀經濟的影響,產銷量低于年初預期。

中汽協分析指出,2018年我國汽車產業面臨較大的壓力,產銷增速低于年初預計,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增速趨緩,增幅回落。一方面由于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中美貿易戰,以及消費信心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仍面臨較大的壓力。目前,我國汽車產業仍處于普及期,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汽車產業已經邁入品牌向上,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階段。

對此,分析師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不斷擴大,GDP增速呈現逐步放緩趨勢,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增速為6.7%,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5%。而當前中國經濟仍處于投資為基礎的發展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基礎建設投資對經濟起著重要作用。從2010年起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增長就已快速回落,截至今年11月累計增長率為5.9%,較2017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從2017年的10.2%大幅回落至今年11月的3.3%。隨著宏觀經濟因自身增長挑戰對車市的驅動效應減弱,經濟增速放緩給汽車消費帶來巨大壓力。

該分析師同時也指出,2018年受到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影響,國內也經歷了從通脹到通縮的變化。2018年下半年,WTI油價從最高峰的76.9美元降至目前的46美元左右。國內11月國內CPI回落至2.2%,PPI回落至2.7%,后續將進一步下降,通縮的風險正在加大。油價的快速回落對有車族是個利好消息,也讓準備購車的人群加快購買節奏,這都促進了國內汽車保有量的增長。

針對當前國內汽車保有量現狀,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大城市汽車保有量已近飽和,特別在經濟疲軟及房貸壓力下,新車購買的市場需求不強,三四線城市居民收入受到影響下,國內汽車市場的體量實際上已接近存量市場。

根據此次公安部公布的數據,從車輛類型看,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2.01億輛,首次突破2億輛,比2017年增加2085萬輛,增長11.56%,是汽車保有量增長的主要組成部分;私家車(私人小微型載客汽車)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保有量達1.89億輛,近五年年均增長1952萬輛;載貨汽車保有量達2570萬輛,新注冊登記326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而從分布情況看,全國有6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27個城市超2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上海、蘇州、鄭州、深圳、西安等8個城市超300萬輛,天津、武漢、東莞3個城市接近300萬輛。

對于不同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情況,上述分析師認為,從2018年汽車銷量數據來看,當前僅一、二線城市為正增長,其余級別城市均為負增長。這一現象和今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火爆的樓市不無關系。在一、二線城市在受到調控政策限制的情況下,樓市的漲幅的和銷量主要是三四線城市所貢獻。棚改貨幣化安置在此扮演了催化作用,卻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還在于這些城市與地區擁有基數龐大的人口、高于一、二線城市的收入增幅以及巨大的剛需。

此外,此次公安部還公布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數據。根據統計結果,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9%,與2017年相比,增加107萬輛,增長70.00%。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11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06%。從統計情況看,近五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年均增加50萬輛,呈加快增長趨勢。

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量與保有量增長態勢保持一致。根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2%和61.74%。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56萬輛和98.3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85%和50.8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萬輛和27.0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1.97%和117.98%。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大幅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其全國保有量的勁增。分析師認為,新能源雖然火爆卻難以挽救當前車市的低迷現狀。他指出,在6月過度補貼退坡后,新能源銷量一度出現明顯的環比回落,但隨著企業在油耗和對2019年新能源積分制預熱,新能源的產銷又回到熟悉的軌道。

此外,汽車轉移登記業務量持續增長,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2018年,全國共辦理機動車轉移登記2128萬筆,其中汽車轉移登記2058萬筆,占96.72%,比2017年增加177萬筆,增長9.44%。從統計情況看,近五年汽車轉移登記與注冊登記業務量的比例由0.55上升至0.77,反映出二手車交易市場日益活躍。

近五年來,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呈現持續大幅增長趨勢,年均增量超過3000萬人。此次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4.0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達3.69億人,占駕駛人總數的90.28%。

從駕駛人年齡看,中青年仍為駕駛員主體。其中,26至50歲的駕駛人達3億人,占駕駛人總數的73.31%;18至25歲的駕駛人達5136萬人,占12.55%;51至60歲的駕駛人達4663萬人,占11.40%;超過60歲的駕駛人達1123萬人,占2.74%。

從駕駛人性別看,男性駕駛員數量要高于女性。目前,男性駕駛人達2.86億人,占69.87%;女性駕駛人1.23億人,占30.13%,比2017年提高了1.34個百分點。記者從上海本地駕校了解到,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學車者行列,女性駕駛人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關鍵詞: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