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國際 >
今冬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75%至80% 預計不會發生強事件
來源:澎湃新聞 2018-12-18 15:00:40

日前,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全球季節性氣候最新信息》和《厄爾尼諾最新情況》稱,今年12月到明年2月,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75%至80%,預計不會發生強事件。

世界氣象組織官員表示,預計此次事件強度低于2015年至2016年的厄爾尼諾事件。即便如此,它仍可顯著影響許多地區的降雨和溫度,對農業和糧食安全、水資源和公共衛生管理產生重要影響,并可能與長期氣候變化相結合,促使全球2019年溫度的上升。

中國是受厄爾尼諾影響較為顯著的國家,未來厄爾尼諾如何演變?這種演變如何影響我國氣候以及對我國的污染潛勢是否有影響?

一問 如何看待WMO的預測結果及其對我國氣候預測的指示意義?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高輝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在11月底WMO發布的最新厄爾尼諾/拉尼娜監測和預測結果中,提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自今年10月達到弱厄爾尼諾等級,但大氣環流并沒有呈現典型相匹配的特點。其次,WMO預測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有75%到80%的可能性會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而在明年2月到4月這一概率降為60%左右,也即表明這次事件如果形成,可能在冬季達到峰值。第三,WMO指出,對全球氣候異常而言,厄爾尼諾并非唯一因子。不同地區的氣候預測需要考慮其他信號的影響。以海洋為例,需要關注印度洋、東南太平洋及熱帶大西洋等可能發揮的作用。

厄爾尼諾事件確實會影響到我國部分地區的氣候異常,但正如WMO報告指出的是,厄爾尼諾絕不是短期氣候預測中的唯一參考因子。對于我國氣候來說,無論是夏季的旱澇,還是冬季的冷暖,都會受到高-中-低緯度大氣環流的協同作用。這其中的一些環流會受到厄爾尼諾的影響,一些則受到其他海區海溫或其他外強迫信號(如極冰、積雪)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周天軍研究員:

厄爾尼諾是指發生在熱帶中東太平洋的大范圍海溫異常增暖現象,其通常演變規律是在北半球春季發展,夏季建立,在冬季達到鼎盛期,自來年春季開始減弱。

那么,為什么遙遠的熱帶太平洋海溫增暖會導致東亞氣候異常呢?原因在于有一個連接厄爾尼諾海溫異常和中國氣候的重要橋梁,即位于西北太平洋的高壓異常,在海氣相互作用研究領域常稱之為“西北太平洋異常反氣旋”或“菲律賓海異常反氣旋”。在觀測中,這個異常反氣旋一般在厄爾尼諾發展年的秋末形成,在之后三個季度的漫長時間里,持續影響東亞和西太平洋暖池區氣候。

如果WMO的預測結果準確,即今年12月到明年2月發生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那么我國華南地區將經歷偏暖、偏濕的氣候。至于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冬季氣候,其更多受到中高緯度天氣過程影響,因此需要關注來自中高緯度的異常信號。然而,我們目前面臨的困難是,中高緯度過程的氣候可預報性要低于熱帶。

二問 對未來厄爾尼諾的演變方向,國際、國內的認識是否一致?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任宏利研究員:

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于2018年4月結束后,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緩慢上升,今年8月、9月、10月,Nino3.4區海溫指數分別為0.27℃、0.38℃、0.85℃,三個月滑動平均為0.5℃。

根據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征以及國家氣候中心的BCC和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與統計模式預測,未來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將繼續處于偏暖狀態并持續上升。

氣象部門預計2018/2019年冬季熱帶中東太平洋將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按照現行國標,Nino3.4區海溫指數大于0.5℃、小于1.3℃)。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鄭飛研究員:

目前對于厄爾尼諾的預測主要依靠基于地球流體力學原理和物理學規律建立的氣候系統模式。根據國際上20余個氣候模式自2018年11月對厄爾尼諾未來趨勢演變的預測結果看,未來將有80%左右的可能性將在2018年冬季發生一次厄爾尼諾事件,該厄爾尼諾事件有60%的可能性會維持到2019年春季。這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將維持在弱到中等強度,發生強厄爾尼諾事件的可能性不大。

依據國家標準《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12月6日,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多個厄爾尼諾預測模式的最新預測結果顯示,今年6月左右開始出現的熱帶中東太平洋暖海溫將有可能發展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吳波研究員:

根據日本海洋研究機構(JAMSTEC)發布的預報結果,今年冬季厄爾尼諾將形成,并在2019年2月達到頂點,熱帶中東太平洋海表面溫度達到1.7℃左右,形成一個中等偏強的厄爾尼諾事件。之后,厄爾尼諾逐漸衰減,直至明年初秋。英國氣象局給出了類似的預報結果,今年冬季將形成一個Nino3.4區海溫指數大于1℃的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大多遵循特定的演變軌跡,但今年的情況非常特殊,截至11月底,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測中心的分析,觀測中尚不能認定厄爾尼諾已發生。

如果日本、英國兩家機構預報結果準確,中等強度厄爾尼諾將發生,那么根據NOAA的歷史數據,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是1950年以來發生最晚的Nino3.4區海溫指數大于1℃的厄爾尼諾事件。今年冬季,我國氣候將呈現典型的厄爾尼諾年冬季特征。

三問 如何看待中國冬季氣候預測的復雜性?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高輝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樣,影響冬季氣候的外強迫因子和大氣環流系統種類繁多,各因子之間也存在非常復雜的相互作用。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事件是冬季氣候預測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但絕非唯一因素。

一方面,強度較弱的厄爾尼諾事件對冬季氣候的直接影響有限,會受到其他海域海溫或海冰、積雪等熱力異常因子的調控;另一方面,在厄爾尼諾事件的不同空間分布和不同發展階段,其影響也不盡相同。而且無論冬夏,厄爾尼諾的高影響區都有很大的地域差異,并非全國氣候都會受其影響。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王林研究員:

厄爾尼諾是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重要因子,但它并不能影響我國所有地區。對于華北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而言,厄爾尼諾的影響很大;但對于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影響則比較小。

在氣候系統中,除了像厄爾尼諾生命史比較長的熱帶海氣耦合現象外,中高緯度地區還存在很多生命史更短、大氣內部的變動現象,比如北大西洋濤動或北極濤動。這些現象對于東北地區的冬季氣候有非常大的影響,其影響程度甚至超過厄爾尼諾。因此,我國北方地區今年冬季的冷暖不僅取決于厄爾尼諾,還取決于中高緯地區大氣環流本身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彭京備高級工程師:

在冬季,我國比較常見的天氣過程之一是中緯度有一高壓脊形成發展,高壓脊東側有低壓槽。當中緯度槽脊發展時,中緯度西風減弱,高壓脊東部的偏北氣流不斷引導冷空氣在低壓槽內聚積,形成一股極寒冷的冷空氣。當高壓脊減弱時,低壓槽向南加深,引導冷空氣大舉南下,影響我國,形成降溫。這樣的降溫過程一般來說有降溫幅度大、降溫過程迅速而且猛烈的特點,冷鋒可以一天之內從華北南壓到南嶺地區。有時候,我國還會發生持續時間較長的低溫事件。

由于海洋巨大的熱容量,厄爾尼諾事件對大氣環流和全球氣候產生巨大影響。它不僅導致熱帶地區正常的對流及降水分布被打亂,同時熱帶的異常信號通過大氣內部動力學過程傳播,影響中高緯度大氣環流,是全球氣候年際變化的最主要外強迫。在厄爾尼諾鼎盛期的冬季,更多的熱帶表面角動量被運輸到熱帶以外地區,導致中緯度西風加強,不利于冷空氣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在厄爾尼諾鼎盛期的冬季,天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北大西洋、印度洋和黑潮區海溫都對冬季關鍵環流系統有影響。同時,冷空氣活動還受到大氣內部動力過程的影響。因此,仍會出現階段性冷空氣過程。

四問 厄爾尼諾對我國污染潛勢是否有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柳艷菊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一般來說,厄爾尼諾對我國華北地區冬季的霧霾影響比較大。截至目前,共發生過三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分別是1982/1983、1997/1998、2015/2016等三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從這三年的監測看,霧霾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而且都比較嚴重。

國家氣候中心做的統計相關分析顯示,在厄爾尼諾年的冬季,由于大氣對熱帶中東太平洋暖海溫的響應,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容易形成異常反氣旋,有利于偏南風水汽和污染物向華北地區輸送。從目前的監測情況看,今年11月,Nino3.4區海溫指數是0.99℃,大氣和海洋還沒有完全耦合。未來一個階段,隨著海溫上升,厄爾尼諾強度有所增強,華北地區的霧霾發生可能會較前一階段有所增多。

暨南大學 何超 副教授:

污染物的排放不是決定霧霾現象出現的唯一因素,氣象條件的影響不容忽視。

鑒于我國南北方氣候的巨大差異,對霧霾變率起關鍵作用的氣象因子在我國南方和北方并不相同。華北冬季降水稀少,霧霾的消散主要依靠北風勁吹。我國東部地區冬季盛行偏北風,也就是東亞冬季風,不同年份冬季風的強度有明顯不同,在冬季風偏弱年份,北風對華北霧霾的驅散作用明顯減弱,華北霧霾污染偏重;反之,在冬季風偏強年份,華北霧霾污染偏輕。

我國南方地區降水較多,降水對霧霾的沖刷作用是南方地區大氣霧霾清除的重要途徑。根據統計分析,在冬季多雨年份,南方霧霾污染偏輕,在冬季少雨年份,南方霧霾污染偏重。可以說,冬季降水量多少直接決定南方地區霧霾污染的嚴重程度。

一般來說,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冬季,我國南方地區的抬升運動偏強,降水偏多,南方地區降水對霧霾的沖刷作用更強,氣象條件有利于南方地區霧霾減少;同時,厄爾尼諾也使得東亞冬季風在一定程度上偏弱,北風對華北霧霾的驅散作用減弱,導致華北霧霾偏多。而在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氣象條件有利于冬季南方霧霾偏多,華北霧霾偏少,這是基于歷史資料的統計規律。

關鍵詞: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