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揭秘“中國時間銀行”:創新養老收益名義下的“龐氏騙局”|天天微頭條
來源:第一財經 2023-04-26 16:56:14

發布上市計劃、出售原始股、銷售虛擬幣……今年年初以來,一種打著新型養老旗號的“時間銀行”異常活躍。它以志愿者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和虛擬貨幣掛鉤,用高收益作為誘餌,似乎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

不過,近日來自監管的風險提示揭下了它的假面。4月19日銀保監會表示,關于“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潛入”時間銀行的運營社群內,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所謂“養老創新收益”背后實際卻是一場規模巨大的“龐氏騙局”,其通常運作周期長達2~3個月,前期通過高息快回本的模式及各類包裝出的資料洗腦群內受害者,后期再通過原始股銷售等方式集中“收割”。


【資料圖】

變了味兒的“時間銀行”

到底什么是“時間銀行”?實際上,這原本是一種互助式養老的概念,是一種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養老服務應用,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在這種公益體系中,志愿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入時間銀行賬戶內,當自身遭遇困難時,可以從賬戶中支取“被服務時間”,其倡導者是美國的埃德加 卡恩。

近年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北京、上海、南京、重慶、成都、青島等城市開始出現類似的模式。其初衷是為了鼓勵和支持老年人開展社區鄰里服務、低齡健康老人與高齡老年人結對關愛等互助型養老服務,探索建立互助型養老服務時間儲蓄、兌換等激勵、保障機制。

2019年3月起,上海的虹口、長寧兩區開展了“時間銀行”的試點,2021年3月實施的《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中就已經有了關于“時間銀行”的規定。2019年末,阿里巴巴發布《公益時評定準則》,開展“時間銀行”試點,是國內首個衡量志愿者服務時常和公益行為價值的標準。2022年1月,北京發布了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試行方案,并于半年后實施。

但是,直到2022年底,一款名為“時間銀行”的APP悄然出現在網絡卻變了味兒。和上述所描述的“時間銀行”的概念不同,這款APP以“養老服務”之名,行“資金兌換往來”之事。

第一財經記者在其“官方”介紹中看到是這樣的描述:加入該平臺的用戶可以通過雇傭志愿者等形式持續獲得收益,“日收益高達5%”、“22天回本”。

有官方文件、研究資料、媒體報道、專家講座,在監管提示前,來自廣東的志愿者林林一直覺得時間銀行很“靠譜”。

據林林介紹,當時這一平臺最初期的投資方式是認購雇傭。該平臺工作人員宣稱國家針對創新養老給予100萬億元人民幣補貼,而補貼的方式則是讓投資者充值時間幣雇傭志愿者,花費1000個時間幣雇傭一個志愿者“打工”每天可以產生50個時間幣收益,持續三年。如以這一規則計算,這種“投資方式”僅日收益率就高達5%。

時間銀行運營社群內“工作人員”介紹

無論騙局偽裝成何種形式,高收益對于上當受騙者而言是屢試不爽的“誘餌”,時間銀行也是如此。

“1000元起步每天是給50元,2000元起步是100元,一直給到3年,22天回本,好多人都是投1萬元~5萬元。”另一個“時間銀行”參與者也證實。

而在這套模式中,“虛擬幣”成為關鍵中介。林林介紹,返還金額要兌換成USDT幣(泰達幣)才能提現,例如有段時間是需要200個USDT(泰達幣)才能提現。而相比于直接提現人民幣,該平臺則建議提現的方式是轉換時間幣,且推出了一定優惠轉換“匯率”。

APP上收益相關頁面 |受訪者供圖

前期確有人表示在該APP中回本并賺到分紅。“我已經回本了。過20天我封頂了!每個工作日賺3000元,如果是假的,我心甘情愿受騙。”其中一位參與者表示。

但到后期,部分參與了這項云社區雇傭的部分投資者頻頻因系統問題都沒有收到足額返還。記者在該平臺相關社區看到,其給出的解釋是由于會員注冊數量繼續上升導致“轉賬充值業務頻繁“、”指定賬戶容易滿額更換”。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負責人李旭告訴記者,近期以來有咨詢時間銀行真實性的人不在少數,雖然這些人士已略有懷疑這是詐騙手段,但不少被其官方身份、高收益吸引,仍存有一定僥幸心理。

騙局升級

認購雇傭這種方式讓群內部分受害者嘗到甜頭后,騙局開始逐漸升級。

3月,該平臺宣稱其所謂的“中國時間銀行”即將上市,目前在發售“原始股”階段。該原始股上市后的發行價為總資產的30倍。持有原始股可參與分紅,季度每股分配不低于上市估值的25%~30%,年度每股利潤分配不低于上市估值的120%~150%。“投入1萬元,6月份股權國家開始回購,資產將翻倍成30萬,而且還有高額的分紅可以領取。”林林表示。

“這塊餅更大,參與的人也更多。”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參與者介紹,參與原始股計劃的人不僅可以在2個月后獲得30倍收益,在4~6月期間還可以享受大量分紅“投資1000元,每天分紅30元”。

為讓這一“龐氏騙局”可以持續進行,此前參與原本云社區雇傭計劃的前期受害者也被納入了原始股相關權益分配中。

在該平臺社群內某份“3月工作計劃”中可看到,他們計劃將原先線上云社區雇傭所有收益自動轉入分紅股收益,每工作日為0.5%,為期30年,分紅期間可自行轉增。將雇傭收益每工作日5%,調整為3%收益和2%的原始股收益。

除此之外,其新發布的“上鏈計劃”也在“打配合”。在該社群的海報中,“上鏈計劃”是指中國時間銀行將實現10萬億枚時間幣上鏈融資征程。其表面的目的是“支持多國世界數字金融交易所承兌”,但實際目的則在于阻止投資者大量將時間幣兌換為人民幣,減緩前期受害者發現騙局的速度。在其某場講座中,其工作人員反復宣傳“上鏈后,時間幣的價值將會上漲”、“為了增加時間幣的價值,必須讓更多人持有時間幣”、“盡量不要將時間幣兌換為人民幣”。

該平臺社群內偽造的民政部文件

據林林介紹,在該平臺內部的職位體系非常復雜,會員及志愿者晉升分為(1~5) 星級,按照各自下轄團隊人數進行劃分。例如一星會員需要下轄團隊100~300人。一旦成為星級會員,不僅可以獲得相應時間幣獎勵,則可以申請晉升為該省志愿者協會會長或負責人,并享受相應工作職位的補貼。

而在另一份“工作文件”中,記者看到在后期這一“晉升機制”還在進一步完善。如推薦人數達到一定人數可升級為縣級、市級、省級、大區級、大會級負責人,分別享受對應的獎勵。

移花接木,碰瓷官方

與其他騙局不同,這一平臺最大的特點是在資質包裝顯然也頗為下苦工,利用已有的“時間銀行”概念從各種細節上打造官方形象,潛移默化“洗腦”客戶。

這也是部分受害者雖然心有疑慮,但還是中招上當的原因。

“時間銀行”一詞最早在2021年底被寫入官方文件——《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該文件由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聯合發布,2022年北京“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將發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作為北京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

而該平臺似乎也正是看準了這一概念暫時未在全國落地,在其某社交平臺頻道中,幾乎每周更新各類養老相關論文、工作計劃,還會定期有知名院校專家進行在線講座分享。而這些材料基本都是從關于“時間銀行”的相關學術研究和政府資料中“移花接木”而來。

該平臺在某社交平臺上的咨詢頻道

以研究論文為例,在其宣傳頻道中有大量時間銀行相關論文,在中國知網中大多可搜索到原作者及原篇目。但記者發現該平臺在發布過程中通過巧妙隱藏原作者名字或更改結論以完成觀點灌輸目的。而頻道內大多人對此頗為買單,其中某篇論文更是成為爆款,頻道閱讀量達到10萬以上。

作為直接與客戶面對面的窗口,線上講座的專家身份也采用類似手法。例如,經常分享的“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助教李某”,記者在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官網查詢確有李某,但其職稱為教授,而并非助教,在照片欄中也恰巧為空。

而另一位知名高校副教授陳某確有其人,但記者發現其講座中所謂時間銀行的相關視頻是其在某互聯網課程平臺上傳的正常內容,通過剪輯和海報的巧妙包裝下,成為中國時間銀行的合作專家。

除了費勁心機“移花接木”外,在該平臺還屢屢進行造假紅頭文件,以增加可信度。在其頻道中大量文件中含有 “民政局”、“財政部”、“全國老齡辦”的字樣及蓋章。但第一財經搜索相應官方渠道發現全部無法查詢到對應文件。事實上,官方也曾發布辟謠,以民政局為例,在3月中民政局就在《關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偽造民政部文件等違法活動的聲明》中指出,民政部從未單獨或聯合印發過《“時間銀行”十四五規劃(2021-2025)國家戰略項目》(民發〔2022〕78號)、《關于設立<時間銀行志愿者協會>的實施辦法》(民發〔2022〕172號)、《<關于建立時間銀行線上云社區補貼制度>的通知》(民聯發〔2022〕182號)、《關于設立“時間幣(TIME)”獎勵機制規范細則》、《<進一步完善中國時間銀行全國統一建設標準>的通知》(民發〔2023〕198號),以上五個文件均系偽造。

該平臺偽造的官方文件

監管敲響警鐘

此前已多個部門提示相關風險,除上述民政部在3月發布《關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偽造民政部文件等違法活動的聲明》外,銀保監會也在近期發布關于《“中國時間銀行”有關風險提示》,其中強調銀保監會從未批準設立“中國時間銀行”,相關網站、社交平臺、APP等所稱“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碰瓷”式詐騙陷阱不在少數,根據李旭反傳騙團隊梳理,與時間銀行類似,借著官方金融活動或大金融機構碰瓷的案例還有很多。例如“央數錢包”,打著央行數字貨幣旗號開展相關活動,實質則是虛擬貨幣資金盤;分趣投(Fintoch)則冒充摩根士丹利名義開展理財活動;中國智造2025APP,自稱“國家項目”的收款方式,以小額返利吸引投資者,以轉賬方式過渡資金進行詐騙。

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以來借國家平臺、官方身份,主打小額返利或數字貨幣的詐騙形式層出不窮,各種“洗腦方式”和詐騙物料更是名目繁多。對于投資者而言更應保持警惕,不應相信高額返息、上市高倍原始股等“天上掉餡餅”的各種路徑。

李旭也建議,投資理財一定要選擇合法正規的平臺,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不存在高收益、零風險、只漲不跌、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提高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如果自己拿不準,多向身邊的親友和執法部門求證,一定要捂緊錢袋子,不要盲目投資。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煤炭行業3個集體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天天新消息

煤炭行業3個集體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天天新消息

  近日,共青團中央作出表彰決定,授予296個團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授予389個團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更多

2023-04-26 11:01:56
2人遇難,兩家煤礦被責令停產整頓! 環球短訊

2人遇難,兩家煤礦被責令停產整頓! 環球短訊

  4月24日,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官網發布通知,責令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雙柳煤礦、安徽省皖北更多

2023-04-26 09:57:09
天天微動態丨羅嶼港至江西煤炭大宗散貨海鐵聯運啟動

天天微動態丨羅嶼港至江西煤炭大宗散貨海鐵聯運啟

  近日,裝載進口煤炭的火車沿著羅嶼支線緩緩駛出港區,發往江西大唐國際撫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羅嶼至江更多

2023-04-26 10:06:15
大商所調整焦煤期貨合約交易限額和手續費標準-世界消息

大商所調整焦煤期貨合約交易限額和手續費標準-世

關于調整焦煤期貨合約交易限額的通知大商所發〔2023〕168號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主體:經研究決定,自2023年5月更多

2023-04-26 10:09:23
【環球新要聞】4月第二周廣西南寧市煤炭價格微幅上漲

【環球新要聞】4月第二周廣西南寧市煤炭價格微幅

  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顯示,本周(2023年4月8日—4月14日)廣西南寧市煤炭價格157967元噸更多

2023-04-26 10:10:51
全球今日報丨4月第二周云南省煤炭價格環比小幅下跌

全球今日報丨4月第二周云南省煤炭價格環比小幅下

  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顯示,本周(2023年4月10日-16日)云南省煤炭均價為13698元噸,環比更多

2023-04-26 10:16:10
為數學應用提供產業場景——CCTD共建江蘇省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全球熱頭條

為數學應用提供產業場景——CCTD共建江蘇省應用數

  4月22日,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江蘇省應用數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心揭牌儀式。中國煤炭工業更多

2023-04-26 09:13:23
CCTD:國際主要港口動力煤價格漲跌互現_焦點播報

CCTD:國際主要港口動力煤價格漲跌互現_焦點播報

  上周,由于歐洲和亞洲地區終端用戶進口需求下降,紐卡斯爾港高卡動力煤價格繼續下行。上周,國際終端對更多

2023-04-25 15:58:42
當前觀點:統計局:4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繼續下探

當前觀點:統計局:4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繼續下探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繼續下探,且跌幅較上旬進一步擴大。各煤種具體價更多

2023-04-25 10:00:28
3月寧夏煤炭價格下降

3月寧夏煤炭價格下降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3月,全區煤炭價格132333元噸,下降1%,其中無煙煤2號持平、動更多

2023-04-25 09: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