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性增長,正促使全球汽車產業嬗變。
原福特中國COO朱江日前跳槽到百度旗下集度汽車,這位曾供職多家汽車品牌的“市場操刀手”,現在成為集度汽車副總裁,主要負責集度汽車營銷、渠道、售后等市場體系從0到1的搭建。“主要與性格有關,我是雙子座,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挑戰從0到1、從無到有的感覺。”朱江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他跳槽的主要原因。
朱江稱,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薪酬,在現金部分相差不多,主要差別在期權或股權上,但這部分存在諸多變數,而他加入集度,主要是看中百度的互聯網基因以及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技術積累,百度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占營收超過15%以上,這些讓集度在未來變幻莫測的車市上有勝出的機會。
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資的集度在今年3月成立,是智能汽車賽道上的新玩家,雙方將基于吉利浩瀚SEA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近日,百度、集度和高通技術公司宣布,預計于 2023 年上市的集度汽車首款車型,將采用由百度和高通共同支持的智能數字座艙系統。
在朱江看來,上半場電動化是電池、電機、電控等物理層面的競爭,而當前逐漸進入智能汽車的主場,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已到來,轉向數字化等方面的競爭。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抓住這個時機入場,將加快顛覆中國車市以及全球車市的市場格局。
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超出預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下稱“中汽協”),2021 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過 300 萬輛,銷量接近 300 萬輛。11 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 17.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 19.5%。中汽協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340萬輛。這意味著,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超過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28.4萬輛,其中,我國新能源車銷量為136.7萬輛。
業內對明年的新能源車市有更高的期待。按中汽協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也預測明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500萬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則更樂觀些,他認為明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有望高達550萬輛,明年12月份新能源滲透率能達到35%,全年市場份額達到25~27%,提前三年達成2025年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
豐田、大眾砸重金追趕特斯拉
隨著中國以及全球新能源車市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偌大的蛋糕正被自主車企和特斯拉分食,這讓跨國傳統車企巨頭危機感陡增,尤其長期位居全球汽車銷量冠亞的豐田與大眾越來越焦慮,終于按捺不住而重拳出擊。
此前被認為對純電動車態度搖擺不定的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12月14日一口氣發布了16款全新電動車,包括bZ4X等5款bZ系列純電動車型、4款雷克薩斯品牌全新電動車以及7款概念車。“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和難以預測未來的時代。沒有一個產品適用于所有人的選擇。因此,豐田希望為我們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豐田章男表示。
按計劃,未來9年,豐田將投資4萬億日元用于純電動車型的開發,另外投資4萬億日元持續開發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動以及氫燃料電池車等,共計8萬億日元。預計到2030年,豐田將導入30款純電動車型,每年將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雷克薩斯品牌計劃到2030年在中國、歐洲和北美全部銷售電動汽車,2035年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全面電動化。
與豐田實力難分伯仲的大眾,則已在12月9日公布了新一輪計劃,準備在未來5年將投資1590億歐元,其中890億歐元用于軟件和電動汽車等技術。大眾預計,到2026年,該集團售出的汽車中四分之一將擁有純電系統。
面對特斯拉猛烈的進攻,全球年銷量在1000萬輛左右徘徊的豐田和大眾感受到壓力,不僅是市值已被超過,未來市場將也可能被加速蠶食。在智能汽車賽道上,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無所羈絆往前沖,隨著自動化和電動出行的革命到來,一旦拐點出現,便可能呈指數級增長。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宣布,到2030年將實現年銷量2000萬輛,這一目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從其技術創新、運營模式以及在中國等市場的發展速度等情況來看,這一狂妄的目標也許會實現。”一家車企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多年來,豐田與大眾斗得如火如荼,卻難以預料到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竟然是特斯拉。特斯拉一度瀕臨破產,2007年豐田出手,投資5000萬美元獲得特斯拉3%的股份,還將位于硅谷附近弗里蒙特的一座廢棄工廠賣給了特斯拉。正是豐田注入資金以及提供工廠,特斯拉度過難關。不過,豐田卻在2017年將特斯拉的股票全部賣出,從此徹底結束了與特斯拉的合作,而特斯拉已逐漸羽豐翼滿。得益于去年在華國產上市的Model 3以及今年新增的國產車型Model Y,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前11月總銷量為413283輛,其中國內銷量為251225輛,出口訂單為162058輛。特斯拉一位高管周一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公司正努力在年底前在上海工廠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 這幾乎相當于特斯拉去年在全球的銷量。
據外媒報道,福特CEO 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上個月公司內部會議上稱贊了特斯拉。他認為特斯拉的直銷模式、強大的電動動力系統知識以及特斯拉車輛的簡潔構造是其成功的關鍵。最重要的就是特斯拉對電子元器件的應用,讓電子電氣架構得到升級,同時能夠大規模開啟量產。
事實上,不止福特CEO對特斯拉表示肯定,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稱贊過特斯拉,迪斯在內部溝通會上承認特斯拉的軟件領先于大眾以及其他汽車制造商,并稱特斯拉的領先令他“頭疼”。為了縮小與特斯拉之間的軟件差距,大眾集團內部正在實施“特斯拉追趕計劃”。福特野馬Mach-E項目工程師也曾評價稱,特斯拉在電池和高壓電子方面的技術和工程,及駕馭這些技術的能力領先行業五年。
特斯拉不斷革新,其今年曾在微博上分享了其上海超級工廠的Model Y生產線。與眾不同的是,生產線中安裝了超大型壓鑄機,可以生產一體成型汽車大型壓鑄件,將原來70個零部件合為2個大件,未來甚至會合為一件。多方創新的特斯拉不斷擴大規模、提高效益以及降低成本,讓傳統車企都紛紛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方向,并在重壓下集體開始反擊。除了豐田、大眾,福特、通用、本田、日產等傳統巨頭也紛紛推出新的電動化戰略。吉姆·法利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甚至叫板,福特欲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中超越特斯拉。
進入智能汽車新戰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中國成為各大車企比拼的主戰場。
比亞迪多年來是國內補貼政策最大的獲利者,今年有望繼續守住國內新能源車擂主的地位,其前11月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50.98萬輛,其中11月銷量高達9.12萬輛。隨著比亞迪、廣汽、長城、長安、北汽、吉利等主流自主車企均已完成電動化專用平臺建設,加快推出新技術和新車型,以及“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在智能汽車賽道提速前進,加上北汽、東風、上汽等汽車集團分別推出極狐、嵐圖、智己等高端子品牌,品牌向上初見成效,自主陣營整體在新能源領域優勢凸顯。11月國內新能源廠商銷量前十中,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以及特斯拉之外,其他八家皆是自主車企,而豐田、大眾的合資企業則依然榜上無名。特斯拉在華的鯰魚效應,反而激發了自主車企集體的斗志。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33.2%,豪華車為4.6%,而主流合資品牌僅有3.9%。不過,隨著跨國車企集體開啟報復性反攻,豐田bZ4X等一批重磅純電動新車型明年將在華推出,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自主車企,都將迎來強勁的對手。
對于2022年走勢,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近日談到,明年補貼退坡算是一個坎,所謂政策性補貼退下來了,非補貼性的支持還有一些,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政策驅動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政策+市場的驅動階段,現在開始進入市場驅動的第三個階段。
在陳清泰看來,這一場汽車革命,前半場是電動化,接下來進入競爭更激烈的階段,要轉向低碳化、智能化、網聯化。在燃油車上,中國市場是全球重要的競爭市場,現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也由原來主要是中國車企在本土汽車市場的競爭變成全球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球競爭,國際大品牌開始集體在華發力。
未來,自主車企、特斯拉以及加大火力的合資品牌交戰,業內存在多種聲音,有的觀點認為,諾基亞等三大傳統手機巨頭如何走向衰敗,手機產業這一幕也將會汽車產業重演,在智能汽車賽道上已領先一步的特斯拉和“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將迎來“井噴期”;有的觀點認為,豐田、大眾等這樣動輒幾十年上百年的跨國車企,技術和資金儲備雄厚,一直在等風來,一旦真正發力,姜依然是老的辣;也有的觀點認為,智能汽車才剛開始,百度、小米、蘋果等互聯網巨頭入場,將可能后發制人。
《經濟學人》指出,在經受過市場顛覆的電腦和手機等行業,創新者會從零開始打造一款新產品,就像特斯拉和蘋果那樣。可這樣的產品一旦投放市場,就可以被復制、被外包。而大眾汽車的垂直策略表明它將遵循同樣的打法。
大眾和特斯拉一樣,正在從電池、底盤到軟件等垂直整合其供應鏈,加快創新的步伐。迪斯認為,與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制造商相比,汽車的長生命周期給了車企更多的時間去追趕。
“歐洲沒有產生本土互聯網巨頭,歐洲車企普遍缺乏互聯網的種子,而且傳統車企巨頭條條框框諸多,組織架構臃腫,制度流程繁冗,都將成為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阻力。”一位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他曾在傳統跨國車企曾擔任高管,但在推動電動化改革過程中并不順暢。
即便是迪斯,在大眾推動電動化過程中,由于涉及人員調整也遭遇到來自工會等方面的壓力。而雖然豐田章男在豐田公司握有話語權,但豐田與大眾的情況類似,歷史包袱重,大象轉身有難度,其當前一下祭出的車海戰術,業內對此褒貶不一,未來要看此戰術的落實進展。
從內燃機轉向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的比拼,再到AI、智能座艙、激光雷達、算法、算力以及數據等技術的較量,車企將在軟硬件等方面展開多線路激戰。當前,元宇宙概念興起,未來在虛實結合的世界里,技術迭代加快,隨著蘋果、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華為等科技巨頭也已深度滲入汽車產業鏈,未來汽車領域或像科幻片那般光怪陸離,讓人難以猜到結果。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