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近年來,資管行業高級人才流動明顯加快,公募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基金經理的變動也驟然增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公募基金管理人員的變動加速,主要受兩因素影響:其一,市場長期震蕩行情使得基金業績不佳,迫于壓力無奈出走降溫;其二,另有其他資管公司開出了更高的價碼“挖墻腳”。
單看副總級別及以上的公募高級管理人員,今年以來截至6月17日,已經有59家基金公司相繼發生了160起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案例,而在去年同期高管變動僅有116起,今年公募基金管理人員的變動同比大增37.93%。去年同期僅有6位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今年則多達至25位。
年內61家基金高管變動
25家基金公司密集“換帥”
6月15日,三家基金公司接連發布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東方阿爾法基金新聘曹淵為公司首席信息官,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新聘周熙為公司董事長,長盛基金新聘張壬午為公司首席信息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已經先后有13家公募基金先后迎來了公司首席信息官。
首席信息官不斷刷屏公募基金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源于今年6月份正式實施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中提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指定一名熟悉證券、基金業務,具有信息技術相關專業背景、任職經歷、履職能力的高級管理人員為首席信息官,由其負責信息技術管理工作。
除首席信息官外,基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還包括董事長、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固收投資總監、副總經理等職位。《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6月17日,公募基金副總經理級別以上的高管人員已經變動160起,相較去年同期的116起大增近四成;今年以來共有59家基金公司高管變動,而在去年同期僅有36家。
最惹人關注的莫過于基金公司總經理一職的人事變動。近期,上投摩根基金、銀河基金、國投瑞銀基金等基金公司陸續發布了總經理變動的公告,今年以來,已經共有25家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平均每周有一家公司總經理“換帥”,不過,仍有多家基金公司尚未有心儀的總經理人員,該職位暫由董事長代任。
管理人員離任兩大因素:
業績差、被“挖墻腳”
上周,上銀基金高管欲集體跳槽的信息刷屏朋友圈,公開信息顯示,李永飛、史振生、奕卉燕等7位自然人正在申請一家名為“景澤”的公募基金,而這些人正是上銀基金的在職總經理、督察長、會計工作負責人等核心成員。核心高管的集體跳槽,引發業內激烈討論,更多的業內人士對此持批評態度。
不過,上銀基金還尚未發布相關高級管理人員離任的公告,上述高管也不在160起高級管理人員變動之列。今年高級管理人員的離任,除個別屆滿離任的案例外,大多是留下了“個人原因”這樣一個體面的理由匆匆離去。事實上,導致今年公募基金高管離任的兩個主要因素分別是業績差、被資管行業其他公司“挖墻腳”。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所謂的“業績差”一方面是指旗下基金的回報率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則是指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持續縮水,會有高管迫于壓力無奈出走降溫。業內人士對記者解釋道:“基金資產規模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管理費收入,規模不增反降,負責這部分業務的高管肯定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長期沒有起色便會考慮離職了。”
另外,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整個行業內人才流動不斷加快。尤其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相繼開業,也需要從資管行業挖掘成熟的高級管理人員,構建理財子公司的管理層框架。此前,《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很多私募對這類人才給出的待遇要比公募基金高出不少,“公奔私”也成為很多基金高管的共同選擇。
面對基金高管離任后出現職位的空缺,銀行系基金公司大多是選擇了從內部提拔合適的人選。例如:農銀匯理基金的新任總經理施衛,此前曾是農銀匯理基金的副總經理兼市場總監;華富基金的新任總經理曹華瑋,此前曾任總經理助理兼機構理財部總監、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金鷹基金的新任總經理劉志剛,此前是公金鷹基金的副總經理。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到了一組全新一代E級敞篷版車型的國內路試諜照。新車采用了軟頂機械敞篷結構,造型與海外版新E級敞篷車型相同。奔更多
2018-01-08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