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財經 >
銀行理財產品新變化:1萬元起售 不能宣傳預期收益率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8-09-29 17:03:23

中國銀保監會28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標志著銀行理財新規正式落地,銀行理財產品將迎來一系列變化,新規也將對22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焦點一:5萬元起售點降至1萬元

新規設定單只理財產品銷售起點,將單只公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單只私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門檻降低,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能承受公募理財產品的風險,同時也表明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在增強。

隨著理財產品銷售起點大幅降低,銀行理財市場有望繼續快速增長。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銀行理財業務總體運行平穩,6月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為21萬億元,7月末為21.97萬億元,8月末為22.32萬億元。

焦點二:銀行不得宣傳預期收益率

根據新規,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不得宣傳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理財產品宣傳銷售文本中只能登載該理財產品或者本行同類理財產品的過往平均業績和最好、最差業績,并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資者“理財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不等于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

新規還要求,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不得宣傳或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誤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趙錫軍表示,有些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對產品不是特別熟悉,對于銀行的風險承擔能力也不夠了解,新規對銀行的這些要求有助于減少對投資者的誤導。

焦點三:個人首次購買需進行面簽

新規延續現行監管要求,個人首次購買理財產品時,應在銀行網點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和面簽。

趙錫軍表示,規定首次購買進行面簽,讓買賣雙方更有效地進行溝通,雙方對風險的認知也更加清晰。這樣可以避免投資者作出超越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決策,也避免銀行把風險過大的產品賣給投資者。

焦點四:私募理財設置24小時投資“冷靜期”

新規要求,對于私募理財產品,銀行應當在銷售文件中約定不少于24小時的投資冷靜期。冷靜期內,如投資者改變決定,銀行應當遵從投資者意愿,解除已簽訂的銷售文件,并及時退還投資者的全部投資款項。

趙錫軍認為,目前國內部分投資者還不夠成熟,可能存在一些不夠理智的投資者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進行投資,從而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有一個冷靜期能夠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焦點五:規范銷售渠道,實行專區銷售和雙錄

新規要求銀行通過本行或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理財產品;通過營業場所向非機構投資者銷售理財產品的,應實施專區銷售,對每筆理財產品銷售過程進行錄音錄像。

趙錫軍表示,設立銷售專區,避免銷售的理財產品和其他產品混淆,讓投資者更清楚地辨別產品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保留交易的錄像和錄音是管理更加規范的體現,同時也對銀行銷售方和投資者雙方的責任更進一步地明確和固化,避免出現糾紛時各執一詞。

焦點六:公募理財產品可通過公募基金投資股票

現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但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

新規繼續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在理財業務仍由銀行內設部門開展的情況下,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行通過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后,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間接投資股票,相關要求在《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具體規定。

業內人士認為,這樣一來,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范圍大大拓展了,既有利于公募理財產品發展,更有利于公募基金行業發展,也有望給股市帶來資金利好。(責任編輯:鄧呈嬌)

關鍵詞: 收益率 元起 銀行
相關文章

銀行理財收益率連降12個月 創22個月以來的最低值

■本報記者 劉琪2月份以來,股市節節走高,讓不少投資者都享受了這場牛市盛宴。但是與股市的火爆行情相反,銀行理財產品在2月份量價齊跌。更多

2019-03-13 11:31:48

銀行理財收益率跌至4.26% 創下近14個月新低

■本報記者 于德良銀行理財高收益率時代恐怕一去不復返了。從去年2月份銀行理財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創出4 91%的高點后,便步入下降通道,至今更多

2019-04-22 09:11:31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3.43%,9只基金漲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日訊 (記者 李榮 康博) 隨著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落下帷幕,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收官戰結果也浮出水面,受益于三大股指更多

2019-07-02 16:56:10

我國外儲首次披露投資收益率:2005年至2014年的10

■本報記者 劉 琪7月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2018)》(下稱《年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致辭中表示,201更多

2019-07-29 09:28:56

今年以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收益率可圈可點 平均

本報記者 周尚伃資管新規落地后,在去通道背景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新成立數量、規模一直處于下滑態勢,但今年以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收益更多

2019-09-26 14:22:25

9月份全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十九連降”跌破4%

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回升至2 43%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點。《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普益標準近日發布的《9月份全國銀行理更多

2019-10-23 10:11:22

國債收益率下跌提振 黃金ETC倉位遠未達極端水平

3月16日消息,投資者等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本周貨幣政策會議的結果,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提振避險資產走高,黃金期貨收于近兩周新高。更多

2021-03-16 08:26:33

百億元級私募增至75家 預計年內將迎來上漲行情

今年以來,百億元級私募陣營再度擴容,2月份又有一家私募躋身頭部陣營。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海慎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更多

2021-03-19 08:08:09

8家公司近三年凈資產收益率超40% 10只個股獲社保

凈資產收益率(簡稱ROE)作為企業的核心財務指標,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關注,基于凈資產收益率選股也成為一些投資者踐行的投資策略。接受《證券更多

2021-05-07 08:22:50

拿下收益率長跑冠軍 主題基金迎來“咸魚翻身”

自2020年漲勢一鳴驚人后,醫藥板塊便沉寂了一段時間。但風水輪流轉,近期醫藥板塊再度恢復生機,主題基金的收益率也增長明顯,一改此前頹勢更多

2021-05-17 09: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