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間,精研科技(300709)宣布終止募資擴產計劃,消費電子下游客戶砍單、砍價對精研科技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顯現。
這是繼上周五(1月13日),精研科技預告2022年度業績由盈轉虧后放出的第二條利空消息。雖然精研科技管理層已就業績大幅波動出面致歉,但依然沒能扭轉投資者的悲觀情緒,精研科技1月16日放量大跌14.76%。
終止募資擴產
(相關資料圖)
精研科技1月16日晚間披露的公告宣布,終止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事項。
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方案,精研科技本次發行可轉債原擬募資5.94億元,投資于“新建高精密、高性能傳動系統組件生產項目”“MIM生產線智能化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新建高精密、高性能傳動系統組件生產項目”對應的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柔性屏轉軸、智能電視攝像頭升降機構等。對MIM生產線的升級改造,則目標提升 MIM 產品柔性化生產能力、強化包括鎢合金基材等MIM 部件的生產制造水平。MIM技術是一種粉末冶金近凈成形技術,主要運用于消費電子行業,是精研科技長期深耕的領域。
該可轉債募資方案早在去年8月即通過深交所審核,在去年9月即獲得證監會批復,不過遲遲未見項目落地實施。
談及終止募資原因,精研科技解釋稱:在取得證監會批復后,公司積極會同中介機構推進本次發行的各項工作。但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變動的大背景下,受客戶設計變更、供應鏈管理策略、終端需求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部分項目的后續需求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結合當前資本市場政策、宏觀經濟環境及公司實際情況,為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經與各方充分溝通,決定終止發行可轉債。
精研科技強調,公司終止本次發行的決定是基于市場整體環境以及公司的實際情況,經各方充分討論后作出的,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2022年客戶砍單、砍價
終止募資擴產,何以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答案是精研科技原計劃加碼的消費電子業務,正在面對下游客戶砍單、砍價的不利局面。
精研科技1月13日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年度虧損1.9億元至2.45億元,公司上年同期盈利1.97億元。這一業績指引大大出乎市場預料,畢竟公司前三季度還實現盈利1.51億元,同比還有11.24%的小幅增長。業績預告披露后的首個交易日,精研科技1月16日放量大跌14.76%,盤中最大跌幅一度接近18%。
精研科技昨日舉行電話會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明喜等出面就本次業績大幅波動“鄭重道歉”并作出詳細說明。
根據精研科技管理層說明,2022 年度公司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中兩方面內容與核心業務MIM 板塊有關:
一是,MIM板塊補提存貨跌價準備1億元至1.2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7億元至 1.77億元,合計影響預計2.7億元至2.97億元;
二是,MIM業務在四季度大幅度下滑,造成了單季度的利潤虧損。
此外,精研科技還對聲學業務公司安特信補提存貨跌價、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影響5000萬元至6500萬元。
精研科技本來對2022年期望頗高,年初制定的目標是完成銷售30億元,作為對比,公司2021年度營業總收入為24億元。但是在全球消費疲軟,終端客戶需求不及預期的背景下,精研科技未能達到業績目標。
精研科技表示,2022年部分客戶出現了砍單甚至項目取消的情況。三季度以來,行業競爭劇烈,頻繁競價后產品單價降幅明顯。2022 年海外大客戶的持續降價策略嚴重影響了公司盈利能力。同時,消費電子行業客戶以價格定份額,歷次競價后訂單份額隨之變動,訂單的持續性及穩定性也存在不確定性。
2023年怎么辦?
2022年底以來,消費電子下游企業向上游砍單、砍價的傳聞不絕于耳。1月以來德賽電池、立訊精密都曾出面,傳遞與大客戶合作仍正常開展的積極信息。不過,歌爾股份在去年12月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某大客戶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對公司2022年度營業收入減少不超過33億元,與之相關的直接損失約9億元。
大環境不佳,精研科技依然在努力傳達積極信號。精研科技強調,雖然 MIM 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傳動業務(轉軸、電機+齒輪箱業務)保持健康的成長態勢,在手機轉軸和智能家居傳動件方面均已取得國內知名頭部客戶訂單并實現量產。
精研科技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進一步說明稱,希望能夠將2023 年度作為公司的新起點,公司將抓好四方面工作:
(1)在前沿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方面,持續保持和客戶的合作關系;
(2)加大對其他客戶的開拓力度,包括國內的頭部客戶和海外的其他客戶;
(3)會增加對非消費電子行業,包括汽車和醫療行業的開拓和資源的傾斜;
(4)大力發展除了 MIM 以外的板塊,尤其是傳動機構、折疊屏轉軸、散熱模組、自動化設備等偏向于設計組裝的輕資產的業務板塊。
此外,精研科技特別提到了對折疊屏領域的看好。精研科技管理層表示,從目前咨詢機構的預測情況、結合公司已經了解到的信息看,2023年度折疊屏出貨仍然有望繼續保持大幅的增長。業務開拓方面,主流安卓系客戶,除了現有的量產客戶外,已經有其他客戶確定合作,預計在2023年實現量產出貨。其他主流安卓系客戶方面,公司都在項目預研和準備中。
(文章來源:e公司)
需求冷清煤價續跌產地方面,榆陽地區神樹畔等礦日產量縮減,出貨情況較上周有所好轉,區域內煤價弱勢維穩;神木地區煤礦銷售情況一般,個別煤更多
2023-01-16 15:00:13終端庫存難消化悲觀氛圍愈強烈產地方面,周末至今,榆林地區煤礦生產基本實現正常水平,但銷售情況一般,礦上普遍有庫存,個別礦已開始減量生更多
2023-01-16 14:05:40隆冬時節,陜北大地的氣溫已低至零下十度左右。早晨七時許,陜西華電榆橫煤電小紀汗煤礦的工人們便已經按部就班做好下井穿戴防護,陸續登更多
2023-01-16 09:56:221月1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做好能源保供確保溫暖過冬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能源企業普遍認為,能源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對穩定能源供更多
2023-01-16 10:02:42本周動力煤市場止漲趨穩運行,臨近春節,主產區國有大礦大多維持正常生產,部分民營煤礦停產放假煤礦數量增多。而本周終端日耗加速下行,更多
2023-01-16 10:05:07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我國進口煤炭30908萬噸,較2021年同期的3095萬噸下降01%,較11月份的32313萬噸下降44%。2022年更多
2023-01-16 10:10:45本周市場情況綜述 產地市場本周前半周供應收縮下晉陜蒙普遍小幅上漲,后半周需求也逐步轉淡,價格有所趨穩。供應端民營煤礦今年放假時更多
2023-01-16 10:04:34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近日以視頻形式在京召開,總結2022年及黨的十九大以來的自然資源工作,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及2023年自然資源工作更多
2023-01-16 08:56:50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關于命名2020-2021年度煤炭工業安全高效礦井(露天)的決定》印發,皖北煤電集團被命名為安全高效礦區,11對煤礦更多
2023-01-16 09:05:102022年陜西省發改委充分發揮陜西省資源稟賦優勢,緊盯能源生產、供應重點環節,深入研判形勢,強化重點調控,扎實推進能源保供各項工作。更多
2023-01-16 09:02:02